2022年11月27-28日,江苏海洋科技创新与蓝碳经济发展论坛在南京河海大学以线上线下形式顺利召开。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到会致词讲话,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明森、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主任陈君、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常新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处副处长蔡永祥、河海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孙林、江苏省海洋学会理事长齐义泉、开云竞猜(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书记胡忠华、院长宋翔洲出席本次活动,开云竞猜(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副院长赵哲主持了论坛开幕式。省内外涉海企事业单位40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与会研讨。期间同时举办了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海洋低碳技能大赛和海洋科技与装备成果展。
徐辉校长代表河海大学对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海洋相关领域专家、同仁积极互动交流,着力促进河海大学海洋学科发展。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共同探讨海洋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携手为江苏和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李俊杰专程到海洋科技与装备成果展现场指导。来自无锡海鹰加科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方之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江苏国瑞科技有限公司、鱼儿乐集团等六个单位参加了展览,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积极推动了海洋装备的交流与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陈君主任代表省科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2022年江苏海洋科技创新与蓝碳经济发展论坛不仅是省科协提升计划的特色学术交流项目,更是省海洋学会的学术品牌。希望通过参展、参会、竞赛,聚焦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等相关领域前沿,展示涉海企事业单位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态,促进江苏海洋资源利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明森主任代表中国海洋学会祝贺论坛召开。林明森副理事长回顾了省海洋学会建立以来在海洋科技交流、海洋文化科普等方面做出的成绩,并希望中国海洋学会与江苏省科协、江苏省海洋学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海洋事业发展。林明森副理事长委托省科协陈君主任代表中国海洋学会,授予河海大学海洋科学实验中心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并期待河海大学海洋科学实验中心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积极做好海洋科普教育工作。
江苏省海洋学会理事长齐义泉做了发言,他指出,江苏省海洋学会在省科协领导下,在中国海洋学会及各职能厅局部门、挂靠单位河海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江苏省海洋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未来仍有更大发展空间。他希望省内外领导继续关心学会发展,学会也将在省科协的领导下,为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齐义泉理事长宣读了2022年度江苏省海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江苏科技大学等单位完成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发微藻资源的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河海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基于西风爆发参数化的ENSO预测系统》两个项目获一等奖,江苏海洋大学等单位完成的《鱼皮胶原蛋白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全球海洋气象预报信息服务系统》、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南黄海浅海滩涂重要贝类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典型海水贝类高效绿色繁养增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四个项目获二等奖。徐辉校长等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发证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为大会作《蓝色转型与全球食品安全》特邀报告。桂院士从中国古代的水产养殖开始讲起,介绍了我国由传统养殖产业向现代养殖产业的转型,详述了水产养殖发展的中国智慧以及对世界所造成的重要影响。桂院士指出,我国需要进一步积极推动渔业生产从捕捞向水产养殖转型,保证水产食品的可持续生产和水生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对全球食品的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在下午的主题报告环节中,总共来自省内外16个涉海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围绕海洋系统与气候变化、海洋动力及环境效应、蓝碳资源与海洋经济和地质资源与碳中和四个主题内容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本次论坛共组织29个口头报告,42个学术墙报,为涉海单位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对我省乃至全国海洋科学研究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本次论坛由江苏省科协指导,江苏省海洋学主办,开云竞猜(中国)有限公司官网、自然资源部海洋灾害预报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海洋生物资源创新中心、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论坛包含海洋科学与技术创新论坛、海洋科技与装备成果展和大学生海洋低碳技能大赛三个版块,是集“会、展、赛”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本次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促进江苏海洋事业的发展,推进江苏海洋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