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师生集体前往连云港海头镇海洲湾,沿海岸线布设检波器,从天然微动震源微动信号中提取Rayleigh 波。布设过程中各小组分工合作,填埋、开机、记录有条不紊,在寒风细雨中同学们看守仪器4小时,最终成功收集到高质量地震数据,并继续进行室内处理工作。
图1 连云港海洲湾布设地震检波器
4月24日,师生们乘船前往秦山岛,当路过岛上典型地质构造现象时,老师们就地展开教学,讲解秦山岛在过去几亿年前所发生的一些地质构造运动,让同学们了解到秦山岛主体岩石组成及形成原因。
图2 同学们乘船前往秦山岛
图3吴峰老师讲解秦山岛形成过程
4月25日,同学们抵达巢湖金钉子地学实习基地,与指导老师汇合,经简单休整后即刻进入实习准备工作。26日上午,带队老师介绍了巢湖地区区域构造背景、构造特征、沉积地层等基本情况。巢湖地区野外实习分为路线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和地质填图三个部分,期间穿插岩石标本辨识、野外知识竞赛和剖面实测等现场考核。
4月26日下午至4月28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3天的路线踏勘。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识别野外地层露头、熟悉并采集地层露头岩石标本、观察构造现象、了解实习区地形地貌特征,为后续的野外路线填图工作打下基础。野外踏勘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手标本岩性鉴定及所属地层鉴别的考试,加深了同学们对三天踏勘工作的记忆
4月29日,师生乘坐轮渡出发前往巢湖湖心的姥山岛进行实习参观,在老师们的讲解及露头观测中,同学们了解到姥山岛是由火山喷发物堆积,并经过构造错断形成。岛顶坐落着古塔古亭,古色古香,为实习增添了些许人文情怀。
图9 彭卫刚老师讲解姥山岛成因
4月30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对古生代地层进行导线法实测,从开始的生疏到后续的娴熟,不仅加深了对导线法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锻炼了小组合作能力。测量完成后,同学们返回基地,立刻对当日所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绘制导线平面图、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
图10 小组进行直线法实测剖面考试
5月1日至7日,同学们迎来了最为艰巨的挑战——地质填图。经历了路线踏勘、实测地层剖面两项任务的洗礼,同学们对测区的地质状况已经有了初步掌握,然而实际进行路线及地质点的布置时还是出现了种种困难,加之天气状况多变,中途甚至有同学出现中暑、擦伤的情况。但师生坚韧顽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大前锋开路,小前锋打点,
记录员描述,掌图员作图”,各小组井井有条,互相扶持。在野外作业结束后,各小组返回基地,合作处理野外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地质填图,在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圆满完成地质填图这一实习任务。
图11 鹅头崖逆冲推覆构造
图12 同学们登顶麒麟山留念
15天的实习漫长又短暂,漫长的是野外勘探过程中久久不见的终点,短暂的是师生欢声笑语、在野外汲取知识的快乐时光。实习期间,王毛毛副院长、苏金宝和于鹏飞两位班导师一同前往巢湖实习基地看望同学们,并受邀参与了巢湖野外实习知识竞赛,王毛毛副院长为获奖同学颁奖并表达了对同学们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
图13 王毛毛副院长为巢湖野外实习知识竞赛致辞
通过本次海洋地质综合实习,同学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野外工作技能,提升了地学综合能力。更是建立了地质人“同吃苦,共患难,齐欢笑”的牢固战友情谊。相信本次实习过后,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7名学子一定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纵前路荆棘,我亦向光而行!
图14 师生于五通组断层合影
图15 师生于平顶山顶部向斜合影
图16 师生于黄龙组矿坑合影
图17 师生于麒麟山顶合影
图18 实习基地合影